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11-4-1 20:29 编辑
据说 本次考试案例分析如下:
1、审核供应部时,查阅该公司HACCP计划书,规定白糖进货验收是CCP,发现2003年11月3日购进的白糖随批检验报告全部为英语,原料白糖进货验收人员手,自己中学毕业不认识英语,但这批原料是进口的,肯定合格。
2、某食品企业生产珍珠奶茶饮料,以GB/T22000-2006为标准建立了工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,审核员在查看配料和添加剂的贮存仓库时发现,配料和添加剂均放置于垫板上,其中有甜蜜素 焦糖液 淀粉等包装袋上标签已经没有了,无法查看到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,仓管员及品管检验员说;原箱标签已丢失,审核员问;如何确在原料在保质期内使用?检验员回答;使用前仓管员会请我过去肉眼检验一下,一般都没有问题
3、某食品企业主要产品为面干,以ISO22000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》为标准建立了工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。在金属探测工序,审核员看到CCP标识上明确:生产前及正常生产时每小时,监控员应用测试块即Fe 2.0 mm 和Sus 2.5 mm测试金属探测器的准确、灵敏和有效性。查看监控员的测试记录均正常。审核员当场请监控员测试,要求监控员把测试块放于成品包装袋上面测试,却发现,金属探测器没有任何反映,审核员自已重新测试了一次仍无反映,审核员再次将测试块放于二包面中间测试还是无反映,放于面袋下测试反映正常。审核员问监控员,平时你是怎么测试的,监控员回答:我一般是放在成品包中间测试。
4、 审核员在对分割鸡肉加工厂的排酸车间进行检查时,发现鸡肉的排酸温度为0-4℃,排酸时间为40分钟,同时,鸡肉在浓度为25-50 ppm之间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40分钟,企业将以上参数作为关键限值进行监视;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监测的方法是采用次氯酸钠试纸,试纸的精确度为75、100ppm,监视的频率为每小时;温度监控采用温度计,误差为0.1℃;时间是通过控制屠宰过程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来满足的;排酸车间基本上为密闭状态,温度控制良好;企业为确保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达到要求,每半天换一次次氯酸钠溶液。
5、 审核员审核一家奶粉企业,在一产品外包装标示为;老年补钙奶粉’可是在HACCP预期用途中则描述为;大众食用;审核员问两者为什么不一致,该厂人员称,老年人也是大众。 |